你的位置:首页 > 相关文献 > 行业网摘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2016/9/9 14:24:45      

第十条 已获准登记的特殊标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在特殊标志公告刊登之日至其有效期满的期间,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明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请求宣告特殊标志登记无效:


(一)同已在先申请的特殊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二)同已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或者已获得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


(三)同已在先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者已依法取得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近似的;


(四)侵犯他人著作权的。


第十一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特殊标志登记无效申请之日起10日内,通知被申请人并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作出答辩。


被申请人拒绝答辩或者无正当理由超过答辩期限的,视为放弃答辩的权利。


第十二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特殊标志登记无效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裁定,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第三章 特殊标志的使用与保护


第十三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


第十四条 特殊标志的使用人应当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同所有人签订书面使用合同。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将合同副本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报使用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查。


第十五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使用人停止使用该特殊标志,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所有人的特殊标志登记:


(一)擅自改变特殊标志文字、图形的;


(二)许可他人使用特殊标志,未签订使用合同,或者使用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的;


(三)超出核准登记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使用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使用与所有人的特殊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


(二)未经特殊标志所有人许可,擅自制造、销售其特殊标志或者将其特殊标志用于商业活动的;


(三)有给特殊标志所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其他行为的。


第十七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发现特殊标志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被侵害时,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特殊标志侵权案件投诉的,应当依特殊标志所有人的请求,就侵权的民事赔偿主持调解;调解不成的,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特殊标志侵权案件,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有关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拒绝: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


(二)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


(三)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行为;


(四)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帐册等业务资料。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特殊标志申请费、公告费、登记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申请特殊标志登记有关文书格式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 经国务院批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性文化、体育、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组织所使用的名称、徽记、吉祥物等标志的保护,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施行。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